文章摘要
于大猛,瞿融,范欣生.“十八反”药物在历版《中国药典》中的演变.江苏中医药,2019,51(1):68
“十八反”药物在历版《中国药典》中的演变
投稿时间:2018-07-18  
DOI:10.3969/j.issn.1672-397X.2019.01.025
中文关键词: 十八反  配伍  中国药典
英文关键词: 
基金项目:国家科技部“973”课题(2011CB505300-01)
作者单位E-mail
于大猛 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, 北京 100700  
瞿融 南京中医药大学, 江苏南京 210023 qurong@163.com 
范欣生 南京中医药大学, 江苏南京 210023  
摘要点击次数: 1263
全文下载次数: 2402
中文摘要:
      “十八反”药物在历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(以下简称《中国药典》)中的主要变化集中在附子、贝母、诸参、大戟、海藻、瓜蒌、芫花。其中大戟的基源在历版《中国药典》中变化最为明显,在传统的大戟科京大戟与始于民国年间陈仁山《药物出产辨》的茜草科红大戟之间反复变化。贝母类药物不断扩充地方品种。“诸参”扩充了清代才入药的西洋参与北沙参。指出附子应该是十八反研究的重点。
英文摘要:
      
查看全文   查看/发表评论  下载PDF阅读器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