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摘要
张艳,王栋,徐靖宣,等.基于“积阴之下,必有伏阳”理论探析肿瘤辨治思路.江苏中医药,2024,56(12):25
基于“积阴之下,必有伏阳”理论探析肿瘤辨治思路
投稿时间:2024-06-15  
DOI:10.19844/j.cnki.1672-397X.2024.12.007
中文关键词: 肿瘤  伏阳  胃癌  真武汤  旋覆代赭汤
英文关键词: 
基金项目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(82274396,82204961);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(2022BKY191);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(YJSKC-20221014)
作者单位E-mail
张艳 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, 天津 301617  
王栋 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, 天津 301617  
徐靖宣 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, 天津 301617  
张傲 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, 天津 301617  
唐林 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, 天津 301617  
孟静岩 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, 天津 301617 mengjy@163.com 
摘要点击次数: 77
全文下载次数: 61
中文摘要:
      “积阴之下,必有伏阳”源于尤在泾《金匮要略心典》“痞坚之处必有伏阳”,认为气滞、血瘀、寒凝、湿聚等“阴邪”郁久便会化热而呈“伏阳”之状。基于“积阴之下,必有伏阳”理论,肿瘤发病的过程总体可以概括为正虚-积阴伏阳-毒结,正虚为肿瘤发生之本,积阴伏阳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,毒结而成的瘤块是最终的病理产物。基于此,临证总以培本固元、解毒散结为治疗大法,并根据具体病机分别予以理气行滞、活血化瘀、温肾散寒、健脾祛湿等法。附验案1则以佐证。
英文摘要:
      
查看全文   查看/发表评论  下载PDF阅读器
关闭